2018级的本科萌新已经开学了,复旦校园已然是00后的天下。但是,你可知40年前恢复高考不久的1978年,复旦及上医的本科新生的构成是怎样的?
我们查找了当年的档案资料,做了数据整理和分析,得出以下结果。

复旦档案馆馆藏档案
复旦新生
1978年秋季,复旦大学共在文学、汉语、英语、新闻学、历史学、政治经济学、工业经济、哲学、国际政治、计算数学、力学、数学、半导体、无线电电子、物理、核物理、激光物理、电子物理、化学、微生物学、遗传学、生物化学、计算机等23个专业招收1978级本科新生1442名,于1978年10月入学,学制四年。
最萌年龄差
这1442名本科新生当中,年龄最小的14周岁(生于1964年1月18日),来自数学系;年龄最大的32周岁(生于1946年10月2日),来自国际政治系。年龄差距为18岁。
男生与女生
1978年复旦本科新生性别差异很大,男生数占绝对优势。这1442名本科新生中,男生有1216人、女生有226人。每100个新生里大约有16个女生,84个男生。

男女生比排行
Top1:政治经济学系 32.67:1
Top2:数学系12.24:1
40年间的对比:2018年每100个复旦本科新生里大约有49个男生和51个女生。这40年里,女生人数迅猛增长,占比逐渐高于男生。数学系/学院一如既往地占据男女生比排行榜的前列。

应届生与往届生
这届学生中往届生占比较高。应届生人数为890人、往届生人数为552人。每100个新生里大约有62个应届生,38个往届生。

应届生人数占比排行
Top1:物理系 应届生173人、往届生29人,应届生占比85.6%;
Top2:光学系 应届生89人、往届生42人,应届生占比67.9%。
物理、光学等理工专业,新生中应届生居多,占理工科新生总数的80%。
往届生人数占比排行
Top1:国际政治系 应届生2人、往届生29人,往届生占比93.5%;
Top2:外文系 应届生4人、往届生42人,往届生占比91.3%。
外文、国际政治等文科专业,新生中以往届生为主,占文科新生总数的81%。
生源地
复旦生源来自祖国各地,1442名本科新生中,上海生源占65.8%。各地生源数为:上海 949人;浙江98人;江苏95人;安徽43人;江西26人;福建25人;湖南22人;河南21人;河北21人;福建20人;广东 18人;广西18人;四川16人;湖北12人;山西10人;辽宁10人;吉林10人;湖北9人;天津5人;北京5人;黑龙江5人;陕西4人。

上医新生
1978年秋季,上海第一医学院共在医学系、卫生系、药学系等3个学系6个专业招收1978级本科新生550名,于1978年10月入学,其中药学和药物化学2个专业学制四年,医学、卫生、毒理、药理4个专业学制五年。
最萌年龄差
1978年10月入学的550位本科新生当中,年龄最小的刚刚满15周岁(1963年10月1日),来自医学系;年龄最大的31周岁(1947年1月23日),来自药学系。年龄差距为16岁。
男生与女生
1978年医学院新生生源性别差异不大,男生人数略高于女生。相比其他专业,医科专业对女生的吸引力更强。550名本科新生当中,男生有303人、女生有247人。每100个新生里大约有45个女生,55个男生。

男女生比排行
Top1:卫生系1.53:1
Top2:医学系1.19:1
Top3:药学系1.02:1
40年间的对比:相比1978年的复旦新生,1978年的上医新生男女生比更接近于2018年的复旦新生数据。
应届生与往届生
1978年,上医应届生人数为340人、往届生人数为210人。每100个新生里大约有62个应届生,38个往届生。上医应届生与往届生比与复旦相同。

应届生人数占比排行
Top1:医学系应届生191人、往届生89人,应届生占比68.2%
Top2:药学系应届生74人、往届生47人,应届生占比61.2%
Top3:卫生系应届生75人、往届生74人,应届生占比50.3%
生源地
上医生源相对集中,550名本科新生中,上海生源占54.9%。各地生源数为:上海302人;浙江52人;江苏69人;安徽48人;福建57人;贵州12人;云南10人。

2018年本科新生数据来源:“卿云歌”微信公众号
